“不用吃好,吃饱就行。钱这东西,够用就行。有点儿余钱,我总觉得,还是发挥点儿余热更好!”眼前的这位老人名叫张禹道,个子高高,声音朗朗,身形端正,眼神坚毅,操着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只有满头的白发和手中早已磨亮的拐杖在告诉我们,他已年近九旬。从广州院退休后,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建设、热爱公益事业,并以各种方式累计捐款40万余元,用满腔朴素挚诚默默书写着一名老党员的丹心情怀。
9999+1=万众一心
“现在国家有难,人民受灾,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做共产党员。我只是响应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而已。”在张老家中,86岁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对于自己的捐赠不愿多谈,可一说起疫情期间给党组织捐款时写的“9999+1 ”小纸条,老人家就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9999元代表万众,1块钱表示一心,万众一心,大家共度难关!”
其实,这并不是老人家第一次捐款献爱心。
张老有一个专门的记事本,上面列有他退休以来的捐赠记录,数额累计达40余万元。但这份记录并不全面,很多捐款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张禹道因成绩优秀留校工作6年,后调入重庆交通设计研究院,1975年南下来到广州院。“我每年都向母校教育基金捐款,现在已经捐到16万元了,我的目标是捐到20万。如果这些钱能帮到孩子们,他们成长起来好好为国家服务,我就很高兴。”
事实上,贫困助学、高校图书馆、西北母亲水窖、青少年宫建设……一个又一个捐款活动,他都没落下。看到电视里说西北缺水地区捐建混凝土构造“母亲”水窖,他赶紧联系,跑到银行汇去4000元善款,一口气捐了两眼水窖。“现在我们生活好了,要知恩图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我也想着,用这点微不足道的心意,为社会献出一份爱心。”
在张老的人生字典里,始终用行动刻画着这样10个大字:爱心无地域,奉献无止境。
不要浪费这个钱
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
熟悉张老的人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特别朴素节俭的人,有时甚至到了“抠门”的程度。“年轻时我还会抽些烟,现在都戒了,花钱就更少了。”为了省钱,老人家平常连喝早茶都舍不得,而这些钱都是从他的退休工资和子女给的零花钱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
张老平日最常穿的,是一件已经洗得泛黄的衬衫,这是老伴生前给他买的。老人一直住在单位分的一所普通居民楼里,家里一件新家具也没有,全部是二十多年前他自己做的木头家具。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柜门已经合不上了。每次孩子们想为他更换时,他都淡淡地说:“不要浪费这个钱,把钱留给更需要的人。”
张老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他一个人照顾自己起居,饮食上总有些不太周全的地方,孩子们心疼他要帮他请个保姆,他执意不肯,说自己自给自足,动动手还能活动健身,挺好。最重要的是还能省下钱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而要问起他做这些事情的初衷,老人总是这样说:“咱是共产党员,济世救困,这都是应该做的,没啥可说的,我做得还不够。”
世界很大,我去过,很高兴
在张老朴素异常的家中,已经褪色发旧的桌椅被摆在房间一隅,墙上挂着几幅老人家自己手刻的甲骨文竹片对联。打开一面柜子,里面摆满了他近年周游各国的照片和各种钱币等纪念品。一讲起游历30多个国家的经历,张老不禁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世界很大,世界又很小。我去过很多地方,心里高兴、很满足。”每年,张老都会筹划时间出去走走,对他来说,游历是非常好的修身养性之道。
“在法国,我特地去阿尔萨斯-洛林看看。小时候,日本投降以后,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最后的一课》,我当过亡国奴,那种滋味感同身受、记在心里。来到故事的发生地,儿时的场景就又回到眼前。真的要国富民强才行,做亡国奴的日子不好受。是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对他来说,不管是以色列、南非,还是美国、俄罗斯,景点就是鲜活的教科书,旅游就是回顾历史。
说起张老,身边人总是会心地称他为“老顽童”:在三清山,他一路数着走过9980多个台阶;为了找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他查阅历史资料,跑到湖南、江西、福建实地探访;在3000多年前的殷墟旧址徜徉过,也特意跑去看7000年前的埃及金字塔……
每次回来,张老都会戴上老花镜,伏案写游记,手写完再输入电脑,分编目录,至今已整理《桑榆之乐》《前境悠芳》共5本几十万字的游记。信手翻来,字里行间,都是张老博古通今的见闻故事,也能深切感受到老人家对生活的由衷热爱。
“出去走走,你会发现,最美的河山就在祖国。我们国家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真是太美了。也让我更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血脉相连;作为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现在虽然岁数大了,总爱忘事,但济困帮扶这事儿,咱不能忘。我一定会继续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白发丹心,这位可敬的老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难以坚持的事情,也岿然树立起一面共产党员当之无愧的精神旗帜。